兄弟团结一家亲 民族精神世代传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兄弟团结一家亲,民族精神时代传》。
民族精神是民族特质的凝聚和集中表现,是一个民族漫长经历的历史积淀和升华,它渗透到民族的整个机体里,贯穿在民族的全部历史长河中。民族精神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是民族的宗教、伦理、风俗、科学、艺术等具体内容的共同特质和标记。中华大地,民族众多,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弘扬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心力和汗水。
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都是古代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大环境中,经过长期的相互吸收、演化、发展而形成的。中国各民族在长期共同创造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共同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紧密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各民族在共创中华过程中的贡献,主要通过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吸纳、对中国边疆的共同开拓、经济上的开发和相互促进、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体现出来;在近代历史上,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更是在反对侵略、保卫中华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革命的各历史阶段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民族精神,正是随着我国各民族共创中华伟大事业的发展深入而日益发展和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由中国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我国历史上虽然有多次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主流。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上,虽有帝国主义列强的政治挑唆、物资利诱、武力威胁,但各民族人民始终坚守边疆,最终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无数次阴谋,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在长期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各民族深入人心的民族意识,是各民族共同建立和保卫祖国的强大动力。
中华民族历来十分珍视民族团结,相互尊重各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平等地对待兄弟民族,尤其是弱小民族,并与之和睦相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民族观为指导,以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进步、共存共荣为奋斗目标。由于党的民族理论的科学性和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各民族在共创中华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提炼,给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内容,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同学们,借用一句歌词作为我今天演讲的结束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上一篇:
下一篇: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