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将成都天府新区建设成新区发展的一面旗帜
2015年省“两会”期间,王东明书记对成都明确提出了“五个新作为”的要求,其中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在天府新区建设上有新作为。
天府新区建设是成都市未来发展的动力、创新的空间、转型发展的战场、新的支撑点,是成都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尤其是国家将天府新区升级为国家级新区后,加快天府新区建设,对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成都市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新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今年是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之后真正的建设元年,是满弓开干的元年,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天府新区建设这一重要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天府新区建设的工作力度、强度和频度,奋力推动天府新区成为西部乃至全国新区发展的一面旗帜,使成都天府新区成为全市、全省发展的“领头羊”。
成都天府新区要做好下一阶段重点工作,需要把握好六个方面:
一、尽快完善总体规划
按照“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理念,抓紧编制完善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交通体系等专项规划,尤其要强调轨道交通引领和两个“核”的共鸣。抓紧完善总体规划,尽快把新区这张“牌”打出去,做好新区这个成都产业新极核的宣传,吸引资源、产业往新区聚集。规划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空间问题。空间包括新极核的资源承载力谋划,要研究形成一个极核需要多少资源,并着力解决缺口部分。二是功能问题。深入研究新的极核所需功能和布局,以及片区匹配的问题。新区要形成一个整体,功能要做好分工。三是交通问题。交通先行,尤其要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只有形成通道,才能形成极核。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以国际视野建百年工程,加强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将重点放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上,其中在规划初期就要注意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先建主干线,为产业聚集创造条件。
三、加力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要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再建一个新成都,仅有汽车、电子信息产业是不够的,还要布局更多产业。成都科学城是一个大的创新产业。科研本身就是一个产业,它既不完全是服务业也不完全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有机结合,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成都科学城要坚持“创新为魂,科技立城”,在产业规划上加强引领。成都科学城的规划面积还不够,要有大的“道场”、大的平台,才会有重大项目选择来这里布局,才能更好地承载和实施国家战略。当国家级科研机构大量聚集以后,就可能派生出无穷多的企业,形成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武汉光谷是一个典型例子,光谷位于东湖附近,环境好,现在又聚集了大量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其中,武汉邮电科学院至少孵化了1000家企业。要把成都科学城环境打造好,吸引大量科研机构,孵化出大量企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四、大力打造开放平台
天府新区是一个国内外市场主体共同起舞的地方,要将天府新区打造成一个开放的平台。
一是要着力打造国际合作平台。没有国际合作平台,成都很难成为西部的中心城市。新区要在现有新川创新科技园、中法成都生态园等国际合作园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渠道,多建平台。要克服我们地理和交通的劣势,积极吸引、利用人才和研发团队,搞软件、搞服务外包,这方面可加强与印度班加罗尔等的合作。
二是要积极推动与眉山、资阳片区的合作。成都天府新区是四川天府新区的一部分,一定要和眉山、资阳形成合力,联动发展、同步崛起,共同努力将四川天府新区建成中国新区的一面旗帜。
三是要加强和其他国家级新区合作。现在全国共有11个国家级新区,其中西部有5个。我们要积极与其他国家级新区合作,形成联盟,相互“借光”,抱团取暖,一起“出海”到国际上去竞争,把中国国家级新区打造成世界投资者的重要关注点。2006年,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汉、西安6个国家级高新区就共同发表了《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宣言》,其目的就是加强横向交流合作,吸引全国和世界的目光。
五、形成新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自己的力量和外部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建设合力。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天府新区建设非常重视,市级各部门要强化配合、齐心协力。如,重大项目建设的土地指标要主动依法依规解决。在招商引资问题上,不仅要符合国家、省上的规定,也要有统一的标准。同时,在成都天府新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的基础上,由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牵头负责制定新区大的招商政策、土地政策等,其他区域要积极响应,形成成都天府新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六、强化重大项目建设督促检查
对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的成都天府新区重大项目建设问题,要建立问题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形成载体化、项目化、目标化的管理抓手。要形成工作机制,明确重大问题的工作抓手,明确项目建设的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除召开联席会议外,各个区域还要加大现场办公力度,哪里有问题就到哪里现场解决 。
(本文摘自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2015年2月26日在成都天府新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天府新区发展历程
2010年11月16日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获批,这也标志着天府新区的正式成立。
2011年上半年
国务院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将规划建设天府新区作为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2011年8月,四川召开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暨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工作动员大会,对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
10月
《天府新区总体规划》正式向社会发布,引起强烈反响。
10月26日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通过了省政府第93次常务会议审定。
11月18日
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批复原则同意《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
12月25日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建设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
2013年7月底
四川省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将受成都市委、市政府委托,行使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12月2日
位于天府大道南段1632号的成都市天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始正式运行。
2014年8月12日
中国中铁西南总部项目奠基仪式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秦皇寺中央商务区)举行。随着一批总部项目相继动工,宣告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开发建设正式进入快速推进阶段。
10月2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
上一篇:
下一篇: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